各位朋友佳荣网配,大家好。
从8月4日开始的这一周,俄乌局势和包括中美贸易战在内的全球贸易战都至关重要。
第一,8月7日,是特朗普将按照8月1日的声明,对未能与其达成贸易妥协的国家征收高额关税的日子,包括对瑞士征收39%,对叙利亚征收41%等。
如果不出意外,这些措施将于8月7日正式开始实行。当然,在8月4日至8月7日这三天期间,可能还会有国家与美国进行谈判,虽然不一定能在8月7日之前达成协议,但只要开始谈判,特朗普可能会考虑将这些国家从处罚的名单中放出来。
第二,本周五,8月8日,是特朗普向普京发出的最后十天通牒的截止日期。
众所周知,特朗普求和心切,他之前给普京50天的时间,但后来发现这个期限太长了,将近两个月。
因此,特朗普决定缩短时间,称只给普京十天,也就是到8月8日。
所以,这周很有意思,星期四(8月7日)是他要对那些没有妥协的国家征收高关税的日子,而星期五(8月8日)是他给普京下最后通牒的截止日子。
截至目前,还没有看到哪些国家愿意在8月7日之前与美国开始谈判。但是我们已经知道,在特朗普给普京下的最后通牒来临之前,特朗普自己已经撑不住了。
根据最新消息,特朗普上周日(8月3日)接受专访时表示,他将派遣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前往俄罗斯。
威特科夫原本是一位房地产商,擅长做交易,他曾经几次代表特朗普与普京面谈。这次特朗普宣布,威特科夫将在本周三或周四前往俄罗斯。
换句话说,他将在8月8日,即特朗普给普京下的十天最后通牒到期之前,抵达莫斯科,并与普京进行会谈。
虽然我们目前尚不清楚他们具体的的讨论内容,但从时间轴上可以看出,特朗普似乎是希望给普京一个面子,甚至为普京提供一个台阶。
至于特朗普的真实动机,现在已经很明显了。到底是谁想和?是特朗普;是谁想战呢?是普京。显然,普京在牵着特朗普走。不管是俄乌战争还是贸易战,都是如此。
表面上看,4月2日所谓的“解放日”之后,特朗普来势汹汹地对全世界包括中国发动贸易战,但实际上,他的内心是虚的,他希望各个国家能够一个一个地与他谈判。
只不过最近一段时间,英国、欧盟、韩国、日本等国家纷纷表示想与他谈,他的底气才稍微足了一点而已。
因此,无论是在贸易战还是乌克兰问题上,特朗普的心思其实很容易揣测。
上周我说过,其实要研判、推理、揣测或分析特朗普,都是相对容易的,关键难弄的是他背后的鹰派团队,就是“三心二意”,现在叫“二心二意”。
特朗普本人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对付。他在两个问题上都是急于求成,急于谈成。
当然,这背后有一个更大的背景,就是他试图重整世界的格局。这种重整可以是无意中的,也可以是有意为之。
此话怎讲呢?有意的重整就是指贸易秩序。4月2日,特朗普以“解放日”为名对世界各国火力全开。其实,他的真实意图是重整自1945年后形成的以自由贸易为主体的国际经济秩序。
用特朗普的话来说,就是由于这种以自由为主体的国际经济秩序,导致美国财富流失到其他国家手里。
是不是像特朗普说的那样,先另当别论佳荣网配,但至少在特朗普万般无奈之下,他只能通过提高关税和发起贸易战来解决这一问题。
从目前情况来看,由于有些国家趋之若鹜地想跟美国谈关税协议,所以在未来的国际贸易秩序中,将可能出现一大批美国和不同国家达成的双边贸易协议。
因此,全球化其实已经名存实亡,甚至地区化也面临着消亡的可能。
全球化在新冠疫情之前就已走向终结,我们当时就对此进行了分析和预测。
而地区化则是在新冠疫情之后开始崭露头角,诸如TPP、RCEP等地区间多边贸易协议和自贸区应接不暇,取代了全球化。
如今,特朗普依仗着美国是世界霸主的名头,连地区化都想要终结掉。
特朗普不仅意图通过美国推动双边贸易协议来瓦解全球化,还试图将地区化趋势虚化。
我身边的企业家朋友们都像泥鳅一样高度机敏,面对眼下的这种情况,一些企业家朋友会选择在美国附近建立工厂,以方便进入该市场,有的则干脆在美国设厂。还有一些企业家朋友甚至开始转向非洲和拉丁美洲寻求发展机会,采取所谓的“曲线救国”策略,试图间接进入美国市场。
我经常跟企业家朋友们讨论说,这种做法仅关注术的策略层面,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,但从长远来看,还是必须依靠道的变化层面来考量,来挽救企业。
自1945年二战结束后,近80年来形成的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基础国际经济秩序,在特朗普采取的快速而果断的措施下,正逐渐显现出虚化、空洞化以及被替代化的趋势。
因此,当道的层面发生变化时,策略层面显然也要跟着调整,如果不从道的变化层面切入,显然是远远不够的。
从第一个层面来说,这个包括贸易秩序在内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变革,实际上是特朗普有意造成的。另一个国际政治秩序的变化,则是无意为之。
特朗普,作为一个商人出身,不具备强烈的战略意识,他擅长“算盘”治国、“算盘治理世界”。然而,尤其是在俄乌战争之后、特朗普执政期间,一个由强人主导的世界政治秩序正在形成。
这个强人主导的世界政治秩序,首先是美国,其次是俄罗斯。尽管俄罗斯的经济实力已经衰退,但它仍然是一个“强权”国家,并且与特朗普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互理解。
第三就是中国。因此,美国、俄罗斯和中国共同构成了一个由强人主导的国际秩序。
当前的国际秩序,有被一些学者称为“新雅尔塔秩序”的潜力。
过去400年,人类历史形成了四大国际秩序:威斯伐利亚秩序、维也纳秩序、凡尔赛秩序和雅尔塔秩序,这些秩序都与战争冲突紧密相关。
如果这次“新雅尔塔秩序”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,通过和平谈判、战略博弈甚至是贸易冲突的方式,达成一个新的国际秩序,那将是人类社会的一大幸事。
当然,所谓的“新雅尔塔秩序”,即强人俱乐部,是否将塑造跨越本世纪中叶以后的国际秩序,尚难以预测。
目前这个秩序正处于形成之初,未来可能会被急流所打断,也可能是涓涓细流,使其跨越到2050年之后。
就个人而言,我更倾向于前者,它一定会被历史的狂风巨浪所打乱。
那么未来的十年和二十年,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惊心动魄的十年和二十年。
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说,也许我们会在2035年庆祝国际秩序的90周年,但到了2045年,我们就没有机会庆祝国际秩序的100周年了,因为那时的国际秩序很可能已经被摧毁了,这是我的预判,我就不详细阐述了。
在这么一种情况下,我们可以以特朗普的个性,来反观国际秩序的演变。
无论是特朗普主动还是被动,推动国际贸易、经济还是国际政治秩序,我们都感受到了一种“降维打击”之感。
反过来,我们再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芸芸众生所面对的各种事务,也似乎真的有“降维打击”带来的既视感。
讨论了诸多复杂且抽象的议题后,让我们来看看威特科夫8月6日或7日前往俄罗斯的事情,很显然,这是特朗普派他过去的。
特朗普这人很有意思,一开始他以强硬的口吻承诺要在50天内结束,但50天过去了并未结束;于是,他又承诺说只给十天,结果十天没到,他就派自己的亲信特使前往莫斯科与普京会谈。
这难道不是特朗普求着普京,普京拉着特朗普兜圈子吗?
接下来,相信大家一定非常关心议题议程到底是什么?
无非就是普京一定要达到他的议程,而特朗普也要达到他的议程,但关键问题在于,特朗普的议程与普京的议程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。
那么特朗普想要达成议程是什么?无条件停火即可。
注意,这里的“无条件”指的是特朗普本人,而不是普京提出的。
因此,我甚至可以说,特朗普派威特科夫前往俄罗斯与普京会面的过程中,可能都会不同程度地答应普京的要求。
比如,普京要求顺手牵羊,将乌东四州划归俄罗斯的合法所有,并将乌克兰领土也变为俄罗斯的合法所有,这可能是特朗普会答应的。而且,特朗普肯定会利用他的影响力向泽连斯基施压。
但是,特朗普能否说服联合国,或者迫使国际社会承认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属于俄罗斯的合法性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不过,这至少有助于缓冲美俄之间的紧张关系。
然而,普京的贪欲可能远不止于此,他会不会狮子大开口要更多,这正是我现在认为特朗普不宜过早高兴的原因,因为后面可能还会有很多坑在等着他。
对中国而言,一方面我们理论上仍应信任我们的俄罗斯朋友;但另一方面,如果美俄关系转缓,俄乌战争在年底前迅速结束,或者有大幅结束的迹象,那可能就如中国外长所言,美国很可能会将战略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中国。
因此,无论从应然还是实然的角度来看,这与中国是否帮助俄罗斯,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。
“该来的还是会来”,这句话包含了两层含义:
第一,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胁迫和战略压制是不可避免的,不会因为俄罗斯在前面帮我们挡一阵就有所舒缓,所以我们要放弃任何战略幻想;
第二,俄罗斯在一些问题上,特别是涉及到自身利益时,它可能会做出不利于中国的决策,例如俄乌战争的结束,是美俄之间交易的结果,不会过多考虑中国的感受。
因此,该来的总会来,不该来的都不会来。
国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